第六章 就这……-《沧海扬帆》
第(2/3)页
“呀!”
东西一摆出来,刚才正在假装埋头看书的黄春燕先低声惊呼了一句,随后才意识到有些不妥,连忙伸手捂嘴。
方瑞没有像黄春燕那样呼出声来,不过眼睛也一下就直了。
高凡感觉到两位同伴的惊讶,扭头看了他俩一眼,又回过头来看着桌上那堆东西,心里满是不屑:
就这……
原来,这位名叫陈兴泉的小老板拿出来的,不过是一堆塑料制品而已,其中有塑料饭票、塑料冰棒票、塑料代金券、塑料书签、塑料课程表、塑料工资袋啥的。
这些东西,都是用软质聚氯乙烯制作的,颜色很鲜艳,乍一看还真有些视觉冲击效果。
搁在后世,这种塑料制品是会被人鄙视的,什么产品如果被人评价为“塑料感”,基本上就是说这东西显得太土气、太劣质,绝对是卖不上价钱的。
但现在这个年代里,塑料还远未达到普及的程度,塑料制品总是能给人以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
比如说,各单位里使用的饭票,大多数都是纸质的,沾上水就会损坏,沾上油也不能清洗。一般一张饭票用上一段时间,就会油渍麻花的,拿在手上都觉得恶心。
但换成塑料饭票就不同了,弄脏了可以直接扔水里漂洗,洗完又是光洁如新。就是这种塑料饭票,在沧塘县也没有几家单位使用,原因是没有经费去更新。这年代,哪个单位把纸质饭菜票改成塑料饭菜票,在县里都算是一个不小的新闻,有些人甚至会专门去找这个单位的人要求观摩一下塑料饭票长什么样子。
沧海化肥厂是沧塘县的大企业,也是最早换用了塑料饭票的。因为换塑料饭票这件事是由行政科负责的,而高凡的母亲冉玉瑛就是行政科的工作人员,所以高凡对这件事了解得还不少。
从母亲那里,他知道前来推销塑料饭票的都是水南省的人,而且尤以水南省仁桥地区的最多。仁桥的那些小商贩,就如眼前这位名叫陈兴泉的小老板一样,背着一个大旅行袋逐门逐户地向单位推销,接下订单之后就通知老家的厂子印刷,交贷及时、服务态度也极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