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二个徒弟,蜀郡人,姓张名任。 第三个徒弟,常山人,也就是赵云。 童渊将平生所学枪法,尽数教给赵云,之后在赵云家中溘然长逝。 童渊在常山郡居住的那段时间,时常资助当地的穷苦百姓。 甚至,经常带着当地青壮年,抵抗山贼。 一度,常山百姓安居乐业。 也因为如此,童渊逝世之后,常山百姓将对童渊的敬重,悉数转移在赵云身上。 袁绍强迫冀州牧韩馥交出冀州之后,冀州各个州郡争相归顺。 只有赵云以为,袁绍虽然四世三公,但是,野心昭然若揭。 昔日大将军何进被杀,若非他引董卓进京勤王,天下根本不会就此大乱。 为此,赵云在常山郡招募乡勇,离开了袁绍,投靠幽州公孙瓒。 公孙瓒彼时在大汉宗亲刘虞账下,又是抗击胡人的英雄。 赵云本以为遇到明主。 谁知道公孙瓒很快就刚愎自用,而且杀了刘虞。 恰逢兄长病逝,赵云便找了个借口,独自回到常山郡。 之后的几年,他虽然在家闭门不出,但是一直在观测天下局势,寻找明主。 经过袁绍和公孙瓒,赵云想清楚了自己想要的明主是如何的—— 那就是,仁义的,乐于听取他人意见的。 建安元年,曹操勤王成功,将天子挟持到许昌。 赵云和总角之交的夏侯兰,也就是房间里的壮汉商议,最终双方都以为再次出山的时机已到。 不过,两人对明主的选择出现了分歧。 赵云的目标暂时锁定在据说已经成为徐州牧的刘备。 他和刘备都曾经在公孙瓒账下待过,感情不错。 刘备礼贤下士,而且有侠义心肠。 如今听说他也成为了一方州牧,拥有称霸的根本,赵云就想投奔于他。 而夏侯兰的目标锁定在曹操身上。 夏侯兰以为,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目光长远,又屡屡击败袁术,甚至击退匈奴,现在虽然还弱小,他日必成大器。 最终,两人商议决定,夏侯兰先陪赵云去徐州,然后他再投奔许都。 让两人都没有想到,当他们安顿好家人,赶往徐州,竟然发现徐州已属吕布! 而刘备,被吕布赶到了小沛! 赵云和夏侯兰又赶往小沛。 路上遇见吕布和袁术交战,不得不在徐州下邳停留了一段时间。 等吕布终于击败了袁术,赵云和夏侯兰要前往小沛之时,却发现,吕布又攻打小沛。 赵云还想着能够支援刘备。 却没有想到,刘备在吕布的攻击下,抛下家人,不知所踪。 赵云瞬间失去了目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