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朕穿上了龙袍,相公就认不得-《摊牌吧娘子,你的女帝身份曝光了》


    第(2/3)页

    这一年的杂交水稻,应该能够成功了。

    不说亩产三四千斤,一千斤也总该有的。

    “稻花花中王,桑花花中后。余花毕嫔妃,以色媚左右。

    稻花吹早香。风露千万亩。上以奉玉食,粢盛及醴酒。

    下以饱苍生,亿兆餔其口。”

    李凡轻声叹道,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有第四个年头了,终究做到了“万里秋风菰菜老,一川明月稻花香”,有爵位,有钱财,有老婆,之后又要做什么?

    嗯,先趁春闱时夺个壮元。

    再去看看,那所谓的书山学海吧!

    春闱又称“会试”,“春闱”、“礼闱”。为较乡试高一级的考试。各省乡试中式的举人会于次年二月参加会试,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李凡本无资格参加。

    毕竟他连秀才也没考过。

    自然没有机会参加会试。

    不过今年的春闱发生了改变,原本的日期也改在三月。

    不仅以往各届会试中未中的举人也可一同应试,有才之人,得到国子监或太学府的举荐,亦可参与会试。

    ……

    临近春闱的前几天,李凡开始复习,虽然他对于功名没有什么欲望。

    毕竟他现在有爵位。

    但还是努力一把吧!

    时间迅速流逝。

    春闱考试的日期终究到了。

    春闱考三场,每场一日。

    三场所试项目,有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

    考试的场所在京都的贡院,每个人的考试场所是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的单间。

    李凡进入考场后,试卷就发了下来。

    第一场考试是经义,这对记忆力超群的李凡来说没有什么难度,轻松答完后就闭眼冥思。

    第二场考试是策论,比经义难得很多,题目是君民孰轻孰重?

    李凡思索片刻,便开始作答:“《尚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第二门考试完后,第三天的考试却是诗词。

    考的是赋得体诗。

    贼得体诗是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

    说白了,便是从书上找一句话,让你分析赏析这句话,然后做一首诗,就叫赋得体诗。

    而这次考试所取的是大周一本经书《周辞》中的两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李凡很快就提炼出这两句的核心:送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