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大战松山(下)-《强明》
第(2/3)页
几个将领对王朴的决定一致赞同:“总镇大人高见,我们不能在这等死。”
“尔等要秘密行事,千万不可声张,否则就走不成了。”
几位齐声道:“总镇大人放心,我等明白。”
半夜,王朴率兵悄悄拔营而去,他率部奔海边一带,绕过巨壕,然后再奔宁远。他带头一撤,其它几路很快便知道了。吴三桂骂道:“王朴,你***不就仗着个陈新甲吗?你敢撤,老子就不敢撤?”
吴三桂等关外将士已摸透了崇祯的心思。袁崇焕被处死,祖大寿夺关而出,朝廷并未也把他们怎么样。吴三桂想,只要老子手里有兵,朝廷就不敢把我怎么样。吴三桂请来了山海关总兵马科,二人一拍即合:“走,凭什么不走。”于是,他们也跟着溜之大吉。两人选择的是直奔西北。也是想绕过巨壕,取道宁远。
紧接着蓟州的白广恩、密云的唐通亦逃之夭夭。
洪承畴正在与自己的爱将曹变蛟、王廷臣等商议着明天的突围和到宁远后的布防事宜,护卫们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总督大人,王朴王大人带着队伍跑了。”
洪承畴惊得叫了一声:“啊?你说什么?”
“王朴,王大人跑了。”
洪承畴恨得咬牙切齿,拍案大骂:“这个少爷羔子,混蛋王八蛋。竟敢擅自逃脱,难道就不怕朝廷的王法?本督的上方剑杀不得他?”
曹变蛟道:“大人不必担忧,待末将追上去。将这个败类捉回来,以正军法。”
洪承畴知道曹变蛟的手段:“好,事不迟宜。你立刻去追,一定要将他捉回来,让他尝尝上方宝剑的锋芒。”
曹变蛟还没走到门口,又有一个护卫跑了进来:“大人,大事不好,吴三桂和马科他们跑了。”
紧接着又有人来报:唐通唐大人,白广恩白大人也跑了。
洪承畴脑袋“嗡”地一下,一屁股坐在椅上,捶胸大哭道:“皇上啊皇上,朝廷养了这么些败类。你让臣怎么打胜仗?”
王朴一行悄悄绕过了壕沟,上了沿海官道,他暗自得意:老子这点家当总算没赔在松山城下。
他哪里知道,他的一举一动尽在清军的监控之中,他在前面逃。两千清兵在后面跟随。
天明时分,王朴到了高桥镇。再行不远,就是宁远了,他松了一口气道:“休息片刻,升火造饭,吃饱了再走。”
多铎带着五千兵马。在高桥埋伏了三四天,却一直未见明军动静,对皇上的决定,他一直是确信不疑,这次却有些沉不住气了:“皇上不会搞错,明军真能往这边来?”因为有着上次擅自轮换的教训,他不敢撤,只好耐心等待。终于,明军出现了,而且渐渐进入了埋伏圈。他叹服道:“我那皇上哥哥,你可真神了。”
清军们早已等得心急火燎,单等多铎一声令下,便要扑上去。
明军们刚刚坐下生火,还没等米下锅,就听“咚”的一声炮响,一群清兵如从天降,闪电般地冲了过来,王朴吓得抖成一团:“这......这是从哪里掉下来的敌兵?”
瞬间功夫,清军已冲到了眼前。明军走了整整一夜,又累又饿,哪里抵过如狼似虎的八旗兵,纷纷逃窜。清军是从北面压过来的,他们只能往南跑,而南面是大海,一些会水的明军,为了逃命,跳入了海中。
没想到大风骤起,又正赶上早cháo,海浪汹涌奔腾,许多明军竟被cháo水吞噬。岸上的士兵有的放下了武器,有的在逃跑中被杀,后面的两千清兵又兜了上来,结果两万明军几乎全军覆没。王朴仅率百余人逃到了杏山。
吴三桂一行刚一拔营,多尔衮便追了上来,逃跑时的人就恨爹娘少生两条腿,他们根本没抵抗,撒腿就跑,损失更为惨重,吴三桂只带着十余骑返回了宁远城。
阿济格、多尔衮、阿巴泰、杜度等将领陆续返回大营,进来的第一句话就是:“皇上用兵如神,臣等佩服。”
最后一个回来的是多铎,此时在多铎的眼里,皇上简直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神仙,他跪拜道:“皇上哥哥,你真神了,臣弟服了,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