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兴盛-《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当下,黄锦便道:“据锦衣卫密报,永淳公主现在住的地方乃是杨李氏所居住的庭院!”

    他没有完全说出自己的想法,黄锦知道,其实嘉靖早已经有了想法,所缺乏的不过是一个理由或者说一个足以说服他的理由罢了。

    所以,他说出了这句话。

    “大胆!”蒋太后顿时怒了,指着黄锦怒喝道:“你也是陪伴皇上一起长大的旧人了,你可知道你这一句话传将出去,地红秀来说意味着什么?”

    “奴才有罪!”黄锦赶紧跪下,不过却没有继续说话,两只眼睛看向了嘉靖。

    嘉靖这时候却没有开口,而是略有所思的皱了皱眉,他现在在考虑一个问题。

    那就是杨铭对这件事的看法,从李嫣然哪里来看,她与红秀之间感情应该是非常和睦才对.....最总要的还有一diǎn,如果皇家能与杨铭结亲,那么杨铭就算是自己人了,如此一来杨铭还能不为皇家办事?

    他在思索这件事的可能性!

    最是无情帝王家!

    虽然大明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和亲的王朝,但是身为皇家公主,其实每个人都明白,在他们享受无比荣光的同时,也肩负着不同的使命。

    而使命就是为皇家以结亲的方式拉拢国朝重臣或者武将。

    “母后,你说将红秀下嫁给杨铭如何?”嘉靖思索了一会儿,朝蒋太后问道。

    听到嘉靖说话,黄锦那张苦涩的脸终于舒展开来,其实身为帝王就不应该有太多的感情,至少站在他的观diǎn上认为嘉靖的这个决定就做的很好。

    “皇帝这是什么意思?红秀可是你亲妹妹!”蒋太后一听,不禁惊讶出声,朝嘉靖道:“别忘了,杨探花那可是有家室的人了!”

    她以为杨铭打算让杨铭休妻,其实她也有这样的想法。杨铭如同天之骄子,一个秀才之女怎么可能配得上如此人物?在她的心里虽然这样做对永淳公主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理智又告诉她,如果嘉靖真的这么做却又不妥。

    “朕的意思是将红秀下嫁给杨铭!”嘉靖想通了,心情自然舒畅了许多,当下对蒋太后道:“既然红秀的事情已经无法解释依朕看不如让她下嫁给杨铭算了!反正两人早已经郎情妾意,不妨成全两人好事,如此以来杨铭感念朕的恩德,自然办事更为上心才是!”

    “可是,皇上!那杨李氏如何处理?”蒋太后看嘉靖已经做了决定,自然不好再劝告,不过对于李嫣然的事情她还是有些担忧。

    姑且不说李嫣然愿不愿意合离,就算合离如此一来对杨铭声望上的打击也足以让他抬不起头来。

    要知道,明朝与其他朝代一样,对于官员的德行看的非常之重,私德有亏更是为官的一大重要的考核要diǎn,只要李嫣然无七出之条,无论是合离还是休妻,都已经不重要了。

    一个抛弃糟糠的罪名绝对能让他永世抬不起头来!!

    “朕的意思是让红秀以平妻之身下嫁杨铭!”嘉靖解释道,不过语气却不容人辩解。

    “以平妻之身下嫁?”蒋太后一惊,皇家公主只是当个平妻,而正妻只不过是一个秀才之女?

    这让她有些难以接受。

    在她看来,这样做不仅委屈了永淳公主,更是对皇权的一种亵渎。

    “母后,你知不知道杨铭对我大明朝来说意味着什么?”看到蒋太后不悦,嘉靖解释道:“如果说现在大明朝的臣子当中谁都可以缺少的话就只有杨铭不能缺!您知不知道,自从杨铭出世以来,整个大明朝就因为他已经完全的发生了变化.

    官员、军队,甚至百姓,谁不对他感恩戴德?以前一旦发生天灾**,咱们第一时间考虑的就是从哪儿挪用diǎn儿钱财和粮食救灾,或者立马派兵镇压!可是现在,无论是国库还是内库都充盈不少,即使前段时间贵州再次断粮,也不过是夏.商带着粮食前往而已!

    这种事情要是发生在以前指不定就民乱了!而且这还不是关键,您知不知道,当初杨铭去的那个地方,乃是咱们大明数一数二的穷地方,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那边已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甚至哪儿的百姓都以在哪里为荣,不少的百姓蜂拥进入思南,为的就是在哪儿发财!商贾云集,民有事可做,有衣食可食,这样的改变您觉得是一般的臣子能办到的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