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杨铭的计划-《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而且,这还是外在问题,那么内在问题呢?

    这里面还会牵扯到诸多利益的划分,比如百姓、比如权贵、比如商贾、比如官员甚至皇帝,在这里面都需要从中分取属于他们的红利。

    所以这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当然,大家都不怕麻烦,关键的是这个麻烦能不能解决,能不能得到预期的利益,这才是关键。

    显然,大明朝开国百五十年,并没有一个人能够再这件事情上找出一个合理的分配标准,或者说是就百姓方面他们就不能满足。

    毕竟百姓是根本,百姓都没有吃的东西的情况下他们根本就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虽然官员在这件事情商占据着主导地位,但是.....但是百姓没得吃那可是要造反的,所以问题在这里似乎就陷入了一个古怪的圈子,怎么也走不出去。

    “不错!粮食才是大问题,没有足够的粮食,杨铭,你这个想法并不实际!”刘仪不愧是当过京官的人,一下就看到了问题的本质。

    正如他所说的那样,除非大明朝有着足够百姓食用的粮食之后,才有开边集的可能,否则那就是一个空想。

    “要是我说大明朝有足够的粮食呢?”杨铭笑道:“就在今年,从福建等地将会移植一农作物名曰:红薯,与蜀中耕种!此物产量极大,甚至不下五十石一亩,只需要一年时间,由蜀中开始向各地辐射种植,显示云贵甘肃等地,然后就是其他地方,不出一年,呵呵......”

    杨铭笑道:“一年时间绝对能让整个大明从此不再少量!”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

    这样的粮食真的有吗?他们不禁自问!

    要知道五十石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么十亩呢?百亩呢?

    这就是一个天大的数字!

    只是,众人心中却有着一个疑问,真的能达到这个产量吗?

    心里怀疑,却不料杨铭立刻就给他们化解了这个疑问。

    “诸位是不是觉得有些不靠谱?”杨铭看了看众人道:“其实这件事在京城已经开始了实施,由内阁大学士杨公牵头,已经派专人前往了福建采集用于在蜀中试种的根苗,除此之外,杨铭才曾经向皇上进献了一种犁,此犁可在现今犁耕种的效率下翻上几番,并且第一批五十架将不日运往思南!”

    炸弹!

    杨铭的话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

    让所有人都不禁一惊!

    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当初养命还在京城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布局,似乎......

    特别是刘仪,他甚至觉得杨铭每一步都计算好了的,无论是烈酒、还是驿票甚至是货运,这些东西都是杨铭棋盘里的一颗颗棋子。

    而他,现在正字啊将这些棋子整合在一起,那么显然这些棋子发挥的作用无异于将在整个大明朝发生翻天地覆的改变。

    所有人都冷汗直流!

    这杨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

    到底要什样的人才能有如此心机?

    哪怕是当初号称卧龙先生的孔明,与之比较恐怕.....恐怕都不可比!

    “你得意思是要用那红薯打开边集?”刘仪追问道,对这件事他比李道远还要紧张,毕竟他以前就是做御史的,看问题的角度自然要比像李道远这样的地方官看的远。

    “红薯只是一个方面!”杨铭道:“比如咱们的烈酒其实就是一个好东西!特别是二十个大钱一瓶的价格会让很多的异国朋友享受到大明的友谊,而且还有盐巴,只要他们要我就可以给他们足够的盐巴,而价格也是如此,甚至低处市面上的一半!这样的好事情我想他们会非常满意的!当然,这样的好处并不是没有回报,我需要他们的友谊,比如不再扣边,我们几国的百姓都需要安定,需要一个长期而稳定的生活,不是吗?”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