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杨铭想要开边集-《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说话的是刘仪,作为思南县城,对思南目前情况除了杨铭最了解得人便是他,无论是思南的发展方向,还是杨铭的一些计划他知道的都非常清楚,甚至有好几件是就是由他直接负责。

    所以,思南如今到底摆下了多大的摊子,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到底能有多少收入,他可以说是至少能算出七八分。

    可是,就是这七八分的利润他就敢说绝对赋税超过三百万两!

    烧制瓷砖的土窑现在已经建立了大约一百座,平均每天产出瓷砖将近两百万块,这就是不少的银子。只要第一批货凑齐,可以想象,低廉的价格不出一个月便能将几乎整个大明瓷砖的生意全部抢过来!不仅仅如此,他们甚至还可以做碗、做茶杯、做盘子.......而几乎没有人敢和他们对着干!因为在思南,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水力的利用,用之不尽的人力,以及全思南人的团结一心,这些都是基础!这些东西能为他们创造出最低廉的价格!所以,其他地方的人根本就没有半分竞争力!

    除此之外,还有十来万亩的土地,虽然还没有完全开荒完毕,但是在明年开春之时开垦出来几乎就没有半diǎn儿问题,当这些土地全部种植上了草药,那么从今以后正个思南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以种植草药为农业基础的地方。

    而草药显然比粮食金贵。

    可以想象,当这些草药收割之后,又会给思南带来多少的财富?

    “嗯,那你继续说,为师还真想听听你得高见!”李道远diǎn了diǎn头,对于刘仪他还是非常放心的。

    他与刘仪乃是同年,而且也是几十年的交情了,对于刘仪的人品真的是无可厚非。

    就从她能一直以来任为御史中臣就可以看出,刘仪并不是一个善于说谎的人,在朝中他又个绰号叫做,白面阎罗,说的就是他的性子,眼里容不得砂子,特别是遇见贪官、爆官,不一本一本的递折子参倒就不会罢休。,

    所以,刘仪绝对是可信的。

    不止是在场的官员,甚至一起上传的士绅也开始认真起来。

    杨铭的金diǎn子他们早就已经领教过了,死水一潭的思南都能被他发展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事情是他做不出来的?

    所以,一个个的都竖起耳朵等待杨铭的下文。

    “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冲击其他地方的瓷器行业,相反,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帮助那些人发展瓷器行业!”杨铭淡淡道:“大家都知道,其实远的不说,就近而言,大明朝周边的诸国其实都非常羡慕中原文化。特别是我们国家的丝绸、瓷器、茶叶就是他们希望得到的代表商品之一。这些东西在我们国家,比如瓷器,比如茶叶,其实也算不得什么贵重之物,但是一旦出了边关,这些东西就会以数倍,甚至几十倍的价格上翻!就拿茶叶来说,一块二两重得茶砖,在大明只需要二十个大钱,但是在北方草原上,安歇蒙古人甚至愿意因此除到两头牛的价格来换取这么一块二两重得茶砖!”

    “各位想想,这里面到底有多大的利润?除此之外,盐巴也是一个非常奇缺的生活必须品!大家都知道,人不可无盐,若是少了盐人就会面黄肌瘦,甚至浑身酸软无力,这其实就是人体盐分含量过低,而出现的一种叫做缺碘的情况。而我国南方,面临海洋,可以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海盐、甚至石盐都不缺少!这些盐也可以作为主要的流通商品!”

    “可是.....可是杨大人!海盐似乎并不能食用吧?”有位官员道:“而且海盐虽然也是盐,但是长期服用人会全身发紫,甚至中毒!”

    杨铭顿时居然乐了!

    他不得不佩服这些古人。

    居然敢吃没有任何经过过滤加工而成的海盐。

    那里面的金属以及其他有毒物质的含量.....那叫一个高!

    敢这么直接入口,那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出来的!

    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另一位官员居然开始反驳了起来、

    “王兄这是哪里话?海盐虽然有微毒,但毕竟是盐!你不见在沿海一带,特别是广州以南,那里的人吃的难道不就是海盐?既然他们能吃,为什么其他地方的人就不能吃?我老家便在江西,想当年家里穷,家父为了省钱给我读书,买的便是由广州那边运来的私盐,说句不好听的话,要不是吃了十余年海盐,恐怕......”

    说着,这位官员居然掉下泪来。

    其实,很多地方也吃海盐,对于百姓来说,海盐无非就是苦了一diǎn儿,至于其他问题几乎就可以不用想。

    想要因为吃海盐而全身除状况那可是富人才能有的待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