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邀功-《大明的脊梁》
第(2/3)页
既然要弥补就必须从民生、教化上来做文章。
特别是得知了杨铭依然将白莲教以及那些攻城杀官的反贼都困在了思南城之后,他们的想法就又变了。
比如如果再剿灭白莲教上面能分到一杯羹就成了他们现在最终的想法。
只要能在功劳簿上记上他们的名字。至于丢沿江、甚至是万余百姓被杀,到时候都可以抹过去。
在明朝,虽然对武官并不重视。但是军功却看得很重,特别是文官。但凡有一丝立功的机会都不会放过。否则的话当初庞颜也不会那么兴冲冲的组织兵丁剿灭蜀中老翁山了。
儒将一直就是这些人的中级目标,为官、为政。治国安民固然应当,但是如果能学学诸葛亮手握鹅毛扇指diǎn江山的话那就更好。对于有这样想法的人甚至不少,所以在明朝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奇葩的情况,那就是一群不懂军阵的文官将制定好的用兵策略交给武官执行,
可以想象,战场本来就是瞬息万变的,可是因为有了制定的策略所以就形成了一种束缚,再加上大明兵制得原因所以基本上都是输多赢少。
但是即使是战败,这些人依然不知悔改,一句惧死畏战便可以将自己完全摘开,将责任完全的落在武官身上。
而现在,他们不禁带了兵,一个个还亲自出面,杨铭从他们的眼神里就已经看出了很多东西。
哪怕是李道远也有这个想法。
其实也难怪,李道远原本就是借着东风才升任铜仁府知府,算来那就是越级任用,如今官位还没坐稳,自己治下就出了叛乱,一个县被攻破,县令以及整个县城的官员百姓几尽被杀,这样的事情任凭是他百口也逃避不了责任。,
但是现在不同了,只需要杨铭能够睁只眼,闭只眼,他就可以完全的将以前的过往一笔勾销,甚至还能捞取不少的功劳。
白莲教整个朝堂都知道,贵州方面更是多年为见寸功,如今他李道远刚毅上任便解决了这个隐患,哪怕是说到金銮殿他也是功大于过。所以,虽然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这个时候他还是看向了杨铭。
“子乐!这次思南百姓损伤如何?”李道远朝杨铭问道,
他一开口,顿时整个船舱都安静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