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授官(中)求订阅-《大明的脊梁》


    第(1/3)页

    国朝抡才大典无疑是世人最为关注的事情,不仅是士绅与百姓其实最为重视的还是皇家。

    毕竟抡才便是抡天下之才而用,为其所为?这自然是为朱家所用,所以无论是历朝历代但凡是科举就显得非常之重,有道是取之才安于民,一个官员从童生到举人然后层层选拔直到位列三甲无疑便如同鲤鱼跃龙门可谓是一路过关斩将稍有不慎便哪里来回那里去,于是便有了“最是科举了无情,可怜白发墓志铭!”的千古惆怅。

    然而今天的主角便是这些已经跃上龙门的士子,只需要经过今天的这场最后的仪式便正式的成为了大明朝的官员,实现了所有读书人的终极目标。

    抡才大典之重可谓是相关国基,根据周礼这场授官仪式便显得各位肃穆,从礼仪、人员甚至场地有非常讲究。

    比如三朝和历代的朝会情况开始,作为太祖的朱元璋规定了明代三朝的使用周礼有三朝五门的记载。

    首先三朝就是外朝、治朝和燕朝。

    “三朝”,分别为大朝、常朝、日朝,分别用以处理特殊政务、重大政务或日常政务。

    而五门分别是皋门、雉门、库门、应门、路门。

    紫禁城和三朝五门相对应的是大明门、东华门、端门、午门和太和门,这是明代的。到清代时因为使用的不同,明代常朝是在太和门,到清代从康熙开始把常朝挪置乾清门,这样从清代来说这个五门的位置就是从东华门开始。然后端门、午门、太和门和乾清门!值得注意的是这东华门便是被后世称之为**。

    无论是外朝又或者是治朝又或者是燕朝都有着诸多的规矩,从哪个门进。从哪个门出,进门人的身份、顺序都有着严格的标准。

    不仅仅如此。这紫禁城内其实还有三分,分本是**以外被称之为外朝。

    而午门以内是治朝,其中治朝是皇帝日常朝会、处理奏章上书的地方。

    除此之外直到了清代时乾清门以内为燕朝,是天子、嫔妃燕居之所。

    而东华门之所以被世人看中其中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在当时主要是用来举行仪式、颁布法令的地方,并且考取进士要在**外面张布皇榜是为张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