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作协交流会(六)-《文艺界奇葩》


    第(2/3)页

    庄言摇了摇头,“我倒是不担心他,只不过刚才听你们这么一说,我忽然对蒲松龄奖没了兴趣。一想到自己跟这种人一起得过同一种奖,我就感觉到浑身不自在。”

    “嘿,你这想法不可取,蒲松龄奖纵然有些龌龊,但是绝对没有那么不堪,铁心毕竟也是少数,它还是能代表中国文坛的至高荣誉的。”马寅初说道。

    庄言笑了,“我也就是这么一说,有奖给我领我当然要领了,现在我还需要这个奖,等到以后我不需要这个奖了之后,再说这个事情吧。”

    马寅初也笑了,“暂时你都需要这个奖,今年你二十三岁,下次颁奖你不是二十五就是二十六,这样的年纪想要获得其他份量更加高的奖几乎是不可能的,你也只能拿一拿这种奖项了。或者说你可以把中国的四大奖项都拿个全,这对你并不是什么难事,以你现在写过的书来说,已经能够拿其中三个奖了。”

    他们在底下小声聊天,铁砚还在上面说,不过也到了尾声,只听她说道,“今天的交流会大家踊跃发言,第一个项流程一直到一点钟结束,然后我们到下面的酒店吃饭,吃完饭之后再回来进行第二项流程。”

    紧接着,交流会的第一项流程就开始了,第一项流程有些公式化,作协会员里面会推选出来几个代表上台讲话,底下人也可以问话,台上的人回答问题。

    说是推选,其实在交流会开始之前,这些人选就已经由铁砚他们指定好了,甚至是一会儿问问题的人也会提前指定好,问什么问题也是提前对过台词的。

    第一个上去的是一个精神矍铄的白发老头子,一上去就是慷慨激昂地演讲起来,一直挥舞着手臂,口中喊着“创造未来”、“振兴文坛”,顺便再吹一吹国家这些年制定的文艺复兴政策。

    大概四五十分钟之后,已经到了第四个人演讲了,庄言粗略地算了算,一个人的演讲时间大概是十分钟到十五分钟之间,这包括了中间问答环节的时间。

    按照这个进度下去的话,后面再有两个人说完,第一项流程就要结束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