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创作背景-《文艺界奇葩》


    第(3/3)页

    而全篇的故事,比《活着》的字数还要多,但是所讲的故事也就是发生在三天之内而已。

    这本书成书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社会背景是二战之后的美国。那个时候的美国可以说是如日中天,而且经济发展极其迅速。

    毕竟是发了战争财,物质生产发展得很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产阶级的人数也大大激增。

    但是物质水平虽然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匮乏。

    庸俗虚伪的世道,人们没有了光辉的理想,民众们连自己都他们没有发现,他们已经被社会挤压,慢慢开始异化,变成了非人的形象。

    在这本书里,好像是在世界上只有孩子才是人,成人们早就被世俗改变,丢失了纯真,一个个戴上了虚伪的假面,掩饰着肮脏的内心。

    所以说这本书里的人,就只有孩子才是人,而成人们其实都是非人。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本书跟《变形记》有些相似,同样讲述了畸形的社会是如何把人异化的。

    而这本书主角虽然是个叛逆的青少年,但是他的内心是纯洁的,他一边嘴里骂着“fuck”,但是看到墙上写着脏话,依旧会掉头就走。

    所以,有些人就认为,书里面霍顿这个主人翁,其实就代表着那些以消极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的人们。

    因为对现实的无能无为,只能消极对待,而且他还想探讨和追求理想,也因此他向往东方哲学,想要长大成人之后当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守护者那些孩子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