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上奏弹劾-《嫡妾》


    第(2/3)页

    “爹爹之前,不是已经胸有成竹?再说,女儿已经写信给那柳知府,听说,他也极为配合。虽然现在还只是暗中调查,但似乎已经有了不少那谢家的罪证了,爹爹怎么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开始担忧起来了呢。”

    “哎,王妃啊,今日早朝,皇上突然无端端宣布,下月宫里要开始准备过年,除了腊月初一再有一次群臣集会,一直到出正月,都不会再审什么奏折了。”

    “竟有这样的事情?”

    “可不是么,以往过年休朝,也不过是半月,最多一个月。今年皇上说,小皇子长大了,父皇陪伴的时间太少,趁着欢度佳节,也要一享天伦之乐,所以今年,要足足休朝两个月之久。王妃,你看,这会不会是谢氏捣的鬼啊。”

    熙云点点头,“倒是有些道理,小皇子长大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拿那小皇子出来说事,那一定是谢敏给皇上出的主意了。”

    “可不是,现下若说提交奏章,还有些时机不成熟,那大量的卷宗,还没有整理完全,更何况没有皇上旨意,一切也都只能是暗访。可是如果下月初一之前不把奏章呈上去,那这两个月里面,只怕是夜长梦多。”

    “爹爹说的不错,谢敏既然要拦着皇上处理政事,想必是已经探听到都察院的动静了,那么如果我们行动慢上一步,也许就被她从中阻隔了。”

    “为父这次前来,就是想与王妃商议,若是现在立刻就写奏章呈上去,倒也还赶得及初一的集会,只是不知没有什么证据在手,这奏章,是不是写得?王妃觉得,那柳知府,可是个靠谱的人么?”

    熙云沉吟,这倒确实是个难题。

    一面来说,如此没有充分胜算的时候,急匆匆的上奏弹劾一员大将、当朝贵妃的父亲,还是有失稳妥。

    不知柳知府那里到底能不能凑集足够的卷宗,虽然他一直的回应都很积极,可毕竟不是知根知底儿的老人儿,万一有半点儿差池,不说弹劾不成,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另一面来说,再等上两个月,真的不知谢家能有什么通天的本领,

    更何况,没有皇上的圣旨,也不能光明正大的查访,还是要先行动起来再说。

    “爹爹,依女儿看,不如就赶在初一之前,先把折子递上去。怎么都是有风险,还是这样的风险小一些。我看柳知府还算办得了事情,到时候若是再有什么差池,不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算没有足够卷宗,有那么一星儿半点儿的,也够让皇上琢磨半天的了。”

    王御史听到女儿如此说,觉得似乎也是有些道理。

    “王妃的意思,为父明白了。也许是我们多虑了吧,不过不论怎么说,谢家军治军不严,是有一些铁证的,万事俱备,只等柳知府那边,把卷宗汇总送来,就算是东风助我了!”

    其实柳豫确实仍旧是勤勤恳恳的汇总着栾城驻军的卷宗,不过现在的汇总,只是为了方便销毁,完全没有打算给王御史和他的都察院,留一点儿可用的证据。

    王御史的奏折一递上去,朝中就是一片哗然大惊。

    多半人都是惊讶,王御史是哪里吃了熊心还是喝了豹子胆,竟敢与当朝贵妃娘娘的娘家作对?

    至于贪污军粮军饷,治军不严,扰乱百姓么,其实众臣反倒是不怎么意外。

    这样的事情,哪里没有,只是看谁被揪出来罢了。

    也许满朝之中,对这份奏折,只有谢敏和谢正则、谢攸,是最为开心不过的了。

    如果都察院不上折子,虽然少了风波,不过有个御史成为了自己的政敌,从此以后都得提心吊胆。

    这折子上了,谢家反倒是安心了。

    当然在皇上面前还是要好好演一番的。

    紫宸殿内,谢敏早已哭的泣不成声,小皇子景舜站立一旁,茫然无措。

    “好了好了,爱妃不要哭了,只是个折子罢了,又不是什么定罪文书,无需如此伤心欲绝。朕本心,也是愿意相信谢家军清白的,只是如今有人拿出来说事,朕不得不理会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