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开篇死男主? “有意思了,那男主如何刻画?通过回忆?那这样故事线太单薄了?这个和男主同名同姓的女藤,是帮助女主走出阴霾的角色吗?” “女性友谊战胜爱情吗?主题挺好的,可是……” 可是爱情元素就淡化了啊!唐俊是赞同人生不是只有爱情的,但他毕竟是爱情片导演。 不过很快让唐俊起鸡皮疙瘩的地方来了。 好的讲故事者,就能用一两句话,带出大量的信息。 “啊,这位客人和刚才乘车的那位客人可真像啊。” “真的很像,是不是姐妹啊?” 说这句话是在剧本里是配角“司机”,他看见肖晚月时这样说。 前面剧情是肖晚月忍不住想见见给她回信的楚藤树,毕竟她的男友死了。她随着男友遗物中的同学录的地址,将信件寄给了男友家乡横道河子。本不该有回信。 “这不是救赎的故事!难道女藤和男藤是同学,并且女藤是男藤的初恋?所以男藤长大了找和女藤长得很像的女主肖晚月当女朋友。替身文学!”唐俊激动起来了,他感受到了故事的张力。换句话说,就是能够想到不同的故事发展。 唐俊撩起散乱的头发,因为头发太长,落到剧本上会影响到他阅读,索性就从地上捡起个皮筋扎起来。 有猫的家庭,皮筋在地上很正常。 故事的发展和唐俊想象的不同,更含蓄。唐俊想的是噼里啪啦把矛盾点爆炸出来。比方说,男藤向肖晚月求婚时说的“你相信一见钟情吗”,结果是因为和你初恋长得很像吗? 他来拍肯定会拍摄肖晚月对爱情的失望,对男友的怨恨,再被另一端爱情所疗愈,电影嘛肯定比现实要美好点。 可剧本更像是把矛盾点全部扔到一个袋子里,你静悄悄的看着,等待着那一瞬。 “叙事的高手,这真是叙事的高手。顾陆真厉害!”唐俊拍案叫绝。 他本来以为男主死后,是通过肖晚月的视角来丰富男藤。 没曾想,是肖晚月在了解自己可能是女藤替身后,写信“请求”女藤,给自己讲述男藤学生时代的事。 男主角的形象在女藤的信中缓缓丰富,齐头并进的是女藤一开始回忆自己和曾经同名同姓的同学相处过程,起初的回忆是“杀气腾腾”,没什么好事儿。 “这细节太吃我了,把少年暗恋写到了……” 唐俊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了! 女藤和男藤在学校旁边的爱心图书馆做义工,男藤整天不管事,就喜欢在借书卡留下自己的名字。女藤很讨厌这恶作剧的行为。 [楚藤树、楚藤树、楚藤树] 第(2/3)页